首页 > 动态 > 正文

加推低价新车+擦亮品牌标签,smart“克制”应对价格战丨壹访谈-最新资讯

​2023年,重新出发的smart迎来了品牌的第一个完整经营年,首款车型smart精灵#1(图片|配置|询价)去年6月6日开启大定、9月23日开启交付,截至2023年2月底,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5998辆,月均交付量在3200辆左右。

考虑到新车的产能爬坡和其完整交付的5个月还有春节的影响,smart第一炮算是打响了,今年该是新车全面发力的时期了,可惜。2023年第一季度还没过去,价格战就席卷了整个汽车市场,而新能源车的价格战甚至开始的更早。

刚刚起跑的smart就不得不进入一段上坡路,面对复杂的市场和诸多急需尽快建立的自身体系,smart该如何应对?


(资料图)

smart精灵#1最低售价:17.90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72懂车实测暂无车友圈3.1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9.99万起 | 9辆

3月17日,smart在杭州举办了一场品牌活动,主题是介绍品牌的25年发展历程,讲述品牌的传承和创新,活动上,smart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接受了包括《车壹条》在内的媒体的采访,坦诚地阐述了品牌对于今年复杂局势的应对方案。

不跟价格战,深挖品牌护城河

在回答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战时,张明霞先提到了smart的一次调研:“上周我们又做了一次用户调研,问‘为什么选择smart’、‘为什么不选择smart’,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跟之前一样,是品牌理念和新奢设计。”

随后,张明霞回答了开头的问题,她表示价格战让smart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护城河”和差异化竞争点到底在哪,而“品牌”无疑是smart的护城河之一。她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降价对品牌价值是一种伤害,不能采用这种短视的、对品牌有伤害的行为。

换言之,smart并不打算“简单粗暴”的跟进价格战,用伤害品牌的方式去获得短期的销量增长,但这并不是说对价格战“坐视不理”。

实际上,smart选择从加推定价更亲民的新车和持续擦亮品牌两方面发力。活动上,smart宣布精灵#1 Pro正式上市,新车零售价为17.9万元,采用4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400公里,将精灵#1的起售门槛从之前的19.42万元拉低到17.9万元。

这种加推更低价格新车的方式,是车企应对价格战的一种常见方式,相比直接降价促销,这种方式确实对品牌影响更小,而且精灵#1 Pro版并非只为拉低车系售价门槛而来,据张明霞介绍,该车是smart与用户共创的结果。

擦亮品牌是一项长期工作,张明霞认为,品牌不能只从感性出发,不能只说品牌好,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消费者可感知的活动,让品牌的人文性、艺术性、品牌调性贴近用户。同时,品牌也不是虚的,而是要以“产品+服务”来做支撑,所以产品要能打,服务要跟得上。

目前,smart品牌在华已经完成154家线下渠道网点的建设,覆盖超过40座城市。到2023年底,品牌预计全国的渠道布局累计将超过200家,覆盖60多个全国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

在欧洲,smart依托奔驰的经销网络,采用店中店方式销售,截至目前,已经在13个欧洲国家建设了3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

此外,smart品牌全球培训中心及售后服务品牌将于年内正式揭幕,smart还正式启动了“smart care密友护航行动”,通过与一线代理商伙伴共创,优化服务标准,并加大与用户共创的力度。

营销要创新,首次回应订阅模式争议

除了产品和服务,营销也是品牌打造的重要一环,对于主打年轻群体的smart来说,营销创新更加重要。

据张明霞透露,smart精灵#1的用户主要有两大群体——有范家庭和超酷玩家,其中女性用户占比在七成左右,基于这样的用户画像,品牌后续将在营销方面制定针对性策略。

一方面,借助2023年smart品牌迎来25周年之际,品牌要全面开展品牌梳理工作,讲好品牌的传承与创新。

另一方面,品牌也将开展更多跨界活动,做到“大开口”,吸引更多不同圈层、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关注smart,开口打开之后,还要接得住,联动代理商和用户,树立用户口碑,帮助品牌转化。

“我们希望做到上层有事件性的品牌营销,下面的层级也很重要,代理商要能接得住、能形成用户口碑,帮助我们在社交媒体或者其他平台上重点产出、转化,这是今年大的思路。”张明霞总结说。

在smart的核心KPI中,在产品、品牌之外,还有一个是“商业模式”,去年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代理制和后来引发用户争议的“灵活选装”订阅模式上。本次活动,smart也回应了关于灵活选装模式的争议。

此前,有精灵#1的车主发现,该车的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通风和座椅加热这三项功能还需要付费订阅,可按照月、年、永久三种方式,这三项功能永久包价格分别为999元、1299元、1999元,被用户质疑smart重复收费。

对此,张明霞回应称,灵活选装中的车辆预埋硬件从生产制造到安装成本,都没有计入整车售价,在财务中是单独作为一个条目核算的,也就是说smart并没有对预埋硬件和制造费用重复收费。

smart精灵#1最低售价:17.90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72懂车实测暂无车友圈3.1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9.99万起 | 9辆

她解释,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更灵活”,硬件预埋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让产品更快交付;硬件预埋形成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单车成本;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更灵活地订阅产品功能,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初衷是好的,不过这样的模式的确容易引发争议,而且产品上市时smart对于这一模式的解读也不够清晰,张明霞也承认,目前这一理念和方式还没有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存在争议,后续smart会更多倾听用户的反馈,寻找更好的方式。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