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正文

健康自助||揭秘“出汗”的信号 全球观点


【资料图】

关于协会大兴区家庭传统文化推广协会是由大兴区妇联主管的一家非营利机构。协会致力于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倡导新家庭教育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引领家长和青少年走向“身心合一、自觉觉他”的心灵觉醒之路。 栏目介绍健康自助,自助健康。让自己成为全家健康的“定海神针”! 你相不相信,一群“中医小白”可以成为包揽全家健康的守护神? 你相不相信,一群“中医小白”,在中医践行的过程中收获了成长的自信与喜悦? 你相不相信,一群“中医小白”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开启了健康自助之路? 你相不相信,一群“中医小白”只是基于简单的信念和坚持下来的行动力,实现了自助助人,并影响更多人实现了生命的觉醒? 让我们一起见证吧! 本期话题出汗,是个普通的现象,但其背后引发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总体来说,这是身体在帮助我们调整平衡,如果能够读懂身体发出的这一信号,及时加以调整和改善,就能收获健康的生命状态。 交流互动出汗的分类和引发原因:益心老师: 今天晚上跟大家谈谈出汗的问题。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正常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多数人都出汗,你也出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比如:运动出汗、吃饭的时候出汗、喝热水的时候出汗、天气热的时候出汗……如果别人都不出汗的时候你汗出不止,这是不常!如果别人都出汗,你从来都不出汗,这也是不常!1. 有一些人是自汗,即白天时时汗出,动一动更甚,这是气虚不固,卫气太虚固摄不住津液。卫就是防卫、保卫的意思。类似于一个国家驻守边关的卫兵。一方面,保卫“国人”,防止外来入侵者;另一方面,也保卫着我们身体的阴阳不随意外泄。 卫气是由阴阳和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防御之气。如果这一层防御之气伤掉之后,人体的阳气就会首先往外跑,阳气浮于外就叫做阳浮,阳浮者热自发,阳一动阴就跟着动,带着汗水往外跑,汗出多了,阴就虚了,阴虚了就生热,这叫“阴弱者汗自出”。 热自发是结果,阳气浮于外是因,阴弱是结果。阳浮是主动,阴弱是被动。卫气出了问题之后造成体表没有卫兵把守,阳气带着阴气往外跑而造成的阳浮阴弱。 2. 还有一种是“目合而汗”,就是晚上睡觉时出汗,也叫盗汗。阳气白天行于外则寤,夜晚行于内则寐,这是人醒着和睡着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当阳气行于内,行于脏,人就会犯困,想睡觉,会出现眼干、眼涩、打哈欠等现象;白天醒着的时候,阳气行于外,因为四肢身体有气血才会生产劳作,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才有气血,才能正常工作。白天阳气行于外、行于阳;晚上阳气行于内、行于阴;这就像植物一样,白天接受阳光的照射,长叶子;晚上,叶子收敛,养分返回到根部去长根。 大家如果有兴趣,今年和我们一起参与家庭阳台农场种植项目的话,我推荐大家在家里种植一点紫苏,平时如果注意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紫苏的叶子白天都是坚挺的,到了傍晚叶子就会收敛。紫苏叶有安神的功效,用紫苏叶泡水,可以缓解失眠。所以,中医临床中将紫苏用于失眠的治疗。 植物的一阴一阳与人体的一阴一阳,跟天地自然的道理都是一样的。正常的情况下,阴阳平衡人睡眠就不会出现问题;当阴阳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症状。人到晚上要睡觉,这个阳是要潜到阴里边去的,比如你的阴只有一碗,那么阳正常应该也是一碗,这样阴阳才能平衡。当你阳大于阴的时候,阳潜不进去,它就要释放出来一部分,来促进身体的阴阳平衡,这样人才能睡得更踏实。所以,这个时候在人体的表现就会出汗,这其实是身体在给我们治病,帮助我们调解阴阳平衡。正常情况下,当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时候,就不会盗汗了。 如果只是偶尔的症状,就不用特别担心。但是,如果身体调节不过来,这种症状就会一直持续,这就是一种病态了,因为身体阳释放的时候,汗也会随之出来,阴随阳脱,持续得不到缓解我们就需要帮助身体去平衡。 说到这里,我们要调整我们的认知,面对身体出现的异样,不要先把它定义为病,其实这是身体在帮助我们调整平衡。不过,大脑是不知道的,身体的智慧与头脑的智慧是不一样的,这是人体两套运作系统。身体的反应它是不经过大脑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身体当成另一个智慧的“自己”,多向身体学习,多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那将会阻止我们很多错误的行为。关于出汗的问题,我们还要有一点常识:任何时候逼迫汗往外出,都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过度运动,通过排汗来增加代谢,现在又出了一款服装叫“暴汗服”,我个人不是特别推荐这种运动方式。 除非你生病了,需要通过汗来解病,除此之外,其它任何时候都不能去逼汗往外出。因为汗血同源,汗出太多了,就会伤血,心主血脉,汗出多了,也就伤心了。现在城里很多人得虚劳病,每天感觉没劲儿,没精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气血是被谁给耗散了。一方面是因为劳心伤血,另外一方面就是不正确的方法出汗。 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出汗,如果不是生病感冒发烧,尽量一滴汗都不要出。冬天是养藏的时节,冬天藏不住,来年春天生发的时候,种子库就没有足够的资粮来生发,粮库亏空了,来年春天就无米播种了。 现在春天就该到了,大家要注意观察大自然,你看在温度低的时候,多数植物都是不开花,不发芽的,等到地温恢复到0度以上,就开始春意复苏,尤其是到了十五六度左右,这个温度植物就准备发芽了。如果该藏的时候不藏,未到发芽时提前生发,则是对生命能量的透支。 出汗的调理:益心老师:上面的这些分享只是帮助大家开阔思路,我们还是要守住简单。面对出汗的问题,我们依然可以用内针的思维来解决。我们的解决办法依然是——随症治之!根据出汗的部位,循经辨证。 1. 出汗在上焦,如胸部汗出较多,则可以考虑任脉、阳明、三阴经等; 2. 如果背部汗多,可以考虑督脉、太阳; 3. 如果头部汗多,可以定位上焦,取手、足同气,可以考虑阳明、太阳、少阳、任、督、厥阴等; 4. 如果手足汗多,可以取手、足对应,可以取三阴经,也可以取百会等; 5. 如果全身汗出,那么可以对应三阴、三阳,男左女右取穴治疗; 一针一导引,要静静去感受身体的变化;不是去感受汗是不是马上停,而是感受患处的温度,汗的温度变化,出汗的速度等。另外再提醒一点:随着大家对理法学习的深入,大家对阴阳的理解也要再扩展。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不要局限于身体的左右,比如说耳朵疼就一定要到对侧耳朵去治疗,或者到手足去寻找同气,当然这么做也没有错。我上面说的是以患处为基本点,患处的上下左右全部都可以构成阴阳。阴阳可大可小,可近可远,可内可外……大家去悟一悟这一点。如果能运用内针的思路止汗的话,我们能不能用内针发汗?如果手脚冰凉,能不能治?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 问题解答:同修1: 早上走二十分钟微微出汗可以吗? 益心老师: 走路运动升阳,微微出汗可以。春天了,生发的时候到了,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运动。 同修2: 对,我原来特别不容易出汗,是属于不正常的,现在也能适当出些汗了,趋于正常的边缘,但还是不如别人出汗多。我属于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不爱用空调的人,该怎么调理呢? 益心老师: 你这比较正常,不用担心,属于身体素质好,可以跟着环境调节温度,适应能力强。平时可以多户外,多晒太阳。 同修2: 对,我想起来了,以前不怎么出去户外活动晒太阳,基本不出汗,现在户外活动多了,经常爬山和哂太阳,就略微出汗了。看来我要继续户外活动和晒太阳,慢慢就正常了。其实我身体状况真的挺好的,目前还不知道有什么其它症状。 同修3: 太感谢小红老师的分享了,我爸就是出汗,不同的部位出汗,我可以尝试一下內针治疗;我产后那段时间,秋冬季了也还是吃个饭就流汗,如果是冬季晚上出汗的,这种就不太正常吧? 益心老师: @同修3  如果屋子暖气不是特别热的话应该就是不太正常。关键现在有很多人出汗问题是出在环境上,屋里太热了。这种情况先解决物理问题,如室温、穿衣等问题,如果还是出汗就从症状入手,用内针去解决。 大家用我们内针的理法去验证,看看能不能用豆针,手法,刮痧等缓解这些症状。大家抓住一切症状去践行内针,我们不是执业医生,所以一定要抓住自己和家人每一次不适的机会去练手。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家庭健康的守护神!

入群方式:

陈老师18611979960

欢迎大家呼朋引伴,一起开启健康自助之旅!

编辑:奎花 郑敏

审稿:芳菲

排版:萌萌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2 世界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